当前,“两金”清欠与合同结算工作仍存在结算工作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缺乏精准管理、结算管理方法措施不多,“两金”居高不下等问题。
笔者认为,要做好“两金”清欠与合同结算工作,需从重拳治理、化解存量,制度治理、堵住增量,作风建设、正本清源三个维度发力。
一、重拳治理:化解存量
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难点、痛点项目结算、清欠问题,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层层压实责任,挂图作战,严肃问责,上下连通,重拳治理,打好“两金”压控攻坚战,有效化解存量“两金”。
一是要压实责任,严肃问责。公司“一把手”要亲自主持召开“两金”清欠工作会,压实各责任人责任,加快对老项目的结算与存量“两金”的化解,对结算和“两金”化解工作推进不力,依规、依责进行严肃问责。
二是要挂图作战,目标清晰。相关责任人要“挂图作战”,明细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操作的、强有力的结算、清欠措施,派专人蹲守,及时跟进、反馈、办理结算、清欠工作。
三是要上下连通,左右联动。分管领导要担当好领导的角色,做好下属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指导、激励、约束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责任,提升职能部门担当意识,职能部门要及时向分管领导反馈、沟通,做到上下连通。结算、清欠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做到左右联动,实现横向畅通合作,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二、制度治理:堵住增量
制度治理是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的必然之路。由于老好人思想严重、问责机制不畅、制度缺乏刚性执行,致使公司治理严重依赖领导亲自推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失灵、程序失灵问题,影响了“两金”压降和清欠工作推进效果。要实现“两金”清欠与合同结算工作的制度治理,堵住增量,需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职权体系制度化。结算、清欠工作要有明确的分管领导、职能部门、相关职能工作人员,且要通过授权给予其充分的处置权力。有权必有责,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给予充分的处置权力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主体责任,必须对结算、清欠工作负责到底,制度为其提供保障。
第二,事项程序制度化。要对“两金”清欠与合同结算工作事项进行系统化思考、系统化梳理,形成相关工作事项清单,为开展工作提供参照。同时,要对工作事项的轻重缓急进行编排,使其程序化,形成运转通畅又灵活可操作的工作闭环,并将事项清单和程度制度化,让结算、清欠工作有制可循。
第三,激励措施制度化。要重视项目经营人员,构建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制度化,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收入靠贡献,调动经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做细、做全、做深清欠工作基础资料提供人力保障,为加快项目结算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第四,问责办法制度化。真正做好问责工作是推动制度刚性执行的必要手段,而问责的基础在于职能、权力、责任体系要明晰,要制度化,要有制可循。因此,要构建结算、清欠工作职、权、责体系,重点在问责办法的制度化,对不作为、慢作为的相关领导干部和具体工作责任人进行追责,解决有令不行、执行打折扣、搞变通的问题。
三、作风建设:正本清源
“两金”清欠与合同结算工作推进不力的根源,还是人的问题,即人的作风问题。加强作风建设,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是一项正本清源的工作。
首先,要解决干部职工的思想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问题是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要推进干部职工作风建设,解开干部职工的思想疙瘩,让从事“两金”清欠与合同结算工作的干部职工统一到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
其次,要提升干部职工担当作为意识。要把解决“两金”清欠与合同结算工作上取得的成效,作为检验作风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干部是否担当作为的重要标尺。在推进干部职工作风建设过程中,从制度上、机制上、舆论上为担当作为干部撑腰、鼓劲,着力提升干部职工担当作为意识。
最后,要弘扬以钉钉子精神的韧劲推进工作。相关责任人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两金”压降和清欠工作治理举措,践行“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顽强坚韧的工作作风全面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