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拓疆 破浪前行
2024年,市场浪潮澎湃翻涌,竞争硝烟炽热弥漫。在这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云南公司却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果敢的行动,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市场的汪洋里稳健前行,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版图。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云南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行“属地云南+走出云南”的双轨战略。在属地市场的深耕细作中,云南公司将春城昆明作为核心据点,精心编织起一张覆盖全省的营销网络。营销团队的足迹深入昆明、曲靖、红河、玉溪、楚雄、大理等经济活跃地区,深入调研当地发展需求,精准把握属地发展脉搏,将属地市场做深做透。在昆明市五华区昭宗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投标过程中,营销团队提前数月深入当地社区,了解居民需求和项目背景,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打造出一套既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又能充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改造方案,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最终成功中标该项目,为云南公司在属地市场的深耕增添了一份亮眼成绩。凭借对属地市场的深度洞察和优质服务,2024年云南公司属地市场新签合同额占比达到61.37%,背后是238份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成功落地,这是云南公司扎根属地、服务属地的有力见证。
与此同时,云南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省外市场。营销团队背上行囊,踏上开拓征程,奔赴四川、贵州、山东、湖南、陕西等地,一举拿下多个项目,战果累累。为了进一步优化营销布局,云南公司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明确重点营销领域。在房建领域,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能力,云南公司成功中标空港体育中心等多个重点项目,房建项目新签合同额占比达到37.18%。在新兴市场,云南公司携手经验丰富的省属国企,组建联合体参与竞争。在玉溪市红塔区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中,云南公司与合作方紧密协作,从技术方案到项目管理都精心谋划,最终成功中标,为云南公司在水利、能源环保等新兴领域的发展筑牢根基。
在积极拓展市场版图的同时,云南公司也深知完善营销体系的重要性。云南公司充分发挥主要领导带头攻坚、营销人员深度跟踪、各部门强力支撑的联动作用,大力推动全员营销。重点培育和打造专业市场营销队伍,从人员数量、专业能力、内部协同和分配激励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通过定期组织营销培训、案例分享会等活动,提升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市场敏锐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市场营销的整体合力。
从苍山洱海到巴山蜀水,云南公司在2024年铺展的不仅是一张市场版图,更是一部用钢筋混凝土写就的转型史诗。
标准筑基 履约立信
2024年,云南公司紧紧以项目履约为有力抓手,深度聚焦标准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在安全、质量、进度等关键领域呈上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这一年,云南公司不仅成功达成“零事故、零投诉”的优异目标,更凭借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务实举措,将项目履约水平提升到了新高度。
“标准化不是挂在墙上的冰冷标语,而是要刻进骨子里的行为习惯。”这是云南公司全体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深刻认知与坚守。云南公司以中国中冶工程项目管理手册作为行动指南,借助工程项目履约会、现场深度调研、季度全面检查等多元形式,让标准化流程真正融入每一位员工的日常工作。如今,标准化管理手册的蓝色封皮已然成为每个项目部不可或缺的“标配”,翻开内页,不同颜色标注的进度节点,记录着企业履约能力的蜕变轨迹。
在筑牢标准化建设根基的同时,安全质量管控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安全质量管控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云南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持续深耕,不断夯实基础,全面深入排查隐患,精心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2024年,云南公司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队深入一线达378人次,排查出885条隐患,并全部整改到位,成功实现了“安全、职业健康事故为零”的优异成绩。在质量管控方面,云南公司通过4次技术质量大检查,实现了对Ⅰ类及以上项目的100%覆盖。从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到施工工艺的规范操作,再到成品的质量验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确保项目质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全年未发生质量事故,也无环境事件或投诉,真正做到了“建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
面对复杂项目的履约难题,云南公司机关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定期收集并分析项目进度完成情况,对在建项目履约、科技、质量、安全等过程全方位管控。云南公司领导班子更是深入一线包保督导,协调资源、组织技术攻关,最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这种“领导带头、部门协同”的工作模式,已然成为解决项目难点、堵点的有力保障。
2024年,云南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履约就是信誉”的理念。从标准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到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实施,从安全质量管控的严抓不懈到难点问题攻坚的全力以赴,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扎实稳健。
体系赋能 效益跃升
2024年,云南公司以落实“大商务”管理体系各项要求为指引,将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至经营全链条,从标前评审到结算闭环,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决心和智慧。
在标前评审和入口合同管理环节,云南公司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追求目标成本测算的合理性与市场贴近性。在每一个项目投标前,组织专业团队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多维度评估,深入剖析合同条款中的潜在风险,强化前端风险防控。中标后的标后洽谈以及签订后的交底工作同样严谨细致,对入口合同中的风险进行全面精准识别并科学合理分解。2024年,云南公司圆满完成4个项目的入口合同标前审核、6个项目入口合同洽谈、4个项目入口合同签订工作,入口合同评审率和交底完成率均达到100%,这一成绩犹如坚实基石,为项目后续的顺利实施筑牢根基。
在项目系统策划管理方面,云南公司始终坚持目标导向,要求中标项目尽早开展合同体系策划、经济策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出口合同招标,全力打通出口合同签订通道,保障项目顺利履约。在物资采购方面,坚持集约化采购,招标上网采购率和公开招标采购率均为100%,全年完成物资、服务、分包招标采购共计83个,定标金额达数亿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资源支持。
“二次经营”成为云南公司提升项目效益的关键利器。云南公司通过加强施工图预算与概算对比,密切关注利润偏差原因分析,强化过程资料收集整理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全面提升项目经营质效。在项目结算管理上,云南公司采取双线并行策略。一方面紧盯入口结算,制定全年结算目标,根据项目规模及结算难度,制定考核方案,按节点推进入口项目结算;另一方面严控分包结算,按照“宽进严出”结算原则,严格执行公司结算各项管理规定。2024年完成分包合同结算23项,结算金额达1.85亿元,确保了资金回笼的高效与安全。
2024年,云南公司通过“大商务”管理体系的全面深入推行,实现了经营管理的提质增效。从标前评审的细致入微到结算闭环的严谨规范,每个环节的精打细算,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底线思维 行稳致远
2024年,云南公司以风险防控为基石,在合规管理、涉诉信访、债务化解等方面精准发力,为企业稳健发展构筑起坚实屏障。
在合规管理的征程中,云南公司强势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三道防线”机制,将合规要求像细密的丝线般紧密贯穿至每一个业务环节。全力加强首席合规官履职,充分释放其在合规管理领域的核心引领作用。重点推进合规审查工作,对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不当行为果断亮出“红牌”,实行“一票否决”,从源头上斩断违规行为滋生的苗头。强化合规运行,将合规建设的触角深深穿透到项目一线,纪检部、审计部如同尽职的“侦察兵”,不定期对项目的财务资金、物资采购、招投标等工作展开全方位监督检查,成功实现合规风险控制的无缝覆盖。2024年,云南公司所有重大项目决策审批均由常年法律顾问出具书面法律意见书,确保决策的合法性;签订的书面合同均在授权委托范围内,真正将合规风险“零容忍”的理念贯彻到底。
面对涉诉信访风险,云南公司果断采取“早发现、早化解”的高效策略。2024年新发案件27件,通过调解、判决等灵活方式成功化解案件17件,胜诉率达88%。不仅如此,云南公司还建立了定期隐患纠纷排查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纠纷和矛盾。对于上级单位交办的各类信访事件,云南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认真落实办理,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在中小企业款项清理工作中,云南公司同样成立专项工作组,认真对待每一条投诉线索,积极与相关方沟通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全年累计收到投诉线索11项,办结4项,办理中7项,未形成负面舆情,有效维护了企业与合作方的良好关系,促进了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
债务化解是云南公司风险防控的重头戏。在腾俊冷链项目中,化债专项小组与政府部门反复沟通协调,详细汇报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最终争取到专项补助资金,实现了逾期应收款清零。在巴中扶贫搬迁项目中,团队创新采用“不打折+分期回收”模式,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政府的财政状况,制定了合理的还款计划,成功收回政府化债资金。全年累计完成百余万元以房抵债协议签约,昭通客运站项目实现执行回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债务化解措施,让云南公司有效降低了债务风险,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财务环境,使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
从合规管理的“铁面无私”,到涉诉信访的“化干戈为玉帛”,再到债务化解的“精准施策”,云南公司用一项项务实举措,精心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风险防控网。
人才铸魂 基业长青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企业破浪前行的澎湃动力。2024年,云南公司以人才强企战略为引领,匠心铸造强劲的“人才引擎”,精准实施靶向育才策略,精心构建科学考核激励机制,全方位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人才队伍,为企业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云南公司精心打造“人才引擎”,根据人才专业特长和项目人才需求,鼓励各专业领域人才跨部门、跨项目流动,充分发挥内部人才市场作用。2024年,机关职能部门及项目部关键岗位共调整、交流使用青年干部43人次。不仅让人才在更适配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充分施展自身优势,还促进了不同部门和项目之间的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使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企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在激活人才流动活力的同时,云南公司在做优“人才质效”方面,坚持“靶向”育才,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有的放矢地做好用证取证工作,为员工提供贴心、全方位的服务保障。2024年,云南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收获累累硕果,新增一级建造师12人次,注册安全工程师2人,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1人,新增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3人。这些新增的专业人才和资质,将有力助力云南公司承接更多高难度项目,提升云南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竞争力,为云南公司拓展业务版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云南公司还坚持“逗硬”考核,构建全流程考核机制,解决“考而不究”“考用分离”的问题,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岗位晋升、评优评先、后备干部队伍、绩效分配等紧密挂钩,让考核真正发挥出激励和约束作用。2024年,云南公司共对2名问题突出的项目管理干部进行免职处理,2名考核排名靠后的项目管理干部予以降级处理,解除劳动合同4人。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成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促使员工们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能力和素质,为云南公司的发展倾尽全力,形成了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2024年的奋斗画卷缓缓收卷,云南公司已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属地市场根基如榕树盘根,省外布局似春藤蔓发,管理体系若江河奔流。展望前路,这支铁军击鼓催征,必将在“双轨拓疆”的壮阔征程中,继续以“破浪前行”的姿态,在市场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