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乘风破浪启新程

来源:王光明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7日 A+ A A-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重庆建筑融合发展的提升之年。这一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建筑行业深度调整......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然而,勇者无畏、智者无惧,重庆建筑上下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开拓中谋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在管理中提效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答卷。
  市场开拓:谋篇布局,绘就发展格局
  面对传统建筑市场规模萎缩,房地产市场急剧下滑,重庆市被划为12个负债重点省市等诸多不利因素,重庆建筑明确营销主战场与市场目标,加强与属地政府、优势国企等大客户合作联系,努力在市场“红海”中冲锋破局。
  在公司布局的“1+M+N”市场营销区域内,重庆建筑确定重点区域和主攻方向,经常性拜访安顺市、綦江区、万盛经开区、云阳县、高新区、奉节县等10余个重点区域,从广撒网战略转变为狠抓浓缩优质项目。同时,重庆建筑积极发挥内外部“五个联动”,在十九冶内部,积极协同其他兄弟单位及自有窗口公司深度耕耘西南地区市场;在五矿所属企业中,积极加强同五矿证券、中冶长城、中冶置业、中冶生态环保等单位合作,共同追踪片区开发、水务资产等项目;在外部领域,积极协同中煤设计等本地设计院、咨询机构,加强资源对接,全年与20余家大型企业实现合作,创新合作模式,紧紧跟踪重庆区域三大工程,助推重庆建筑属地化发展迈入新台阶。
  其中,贵州航空产业城“112”工程项目(一期)部科学组织建设,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推进项目完美履约,赢得当地政府、业主等多方好评,为顺利承接贵州航空产业城“112”工程项目(二期)奠定坚实基础;綦江食品园区项目部秉承“干好现场促市场”的建设理念,全力抓好安全、质量、进度,以优质履约树立十九冶工程项目品牌,为綦江区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顺利中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开云官方网站在线登录“一核两高两带八点”市场战略布局中川渝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建筑立足重庆区域,依托双一级资质,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深化属地发展,不断巩固路桥隧市场“主赛道”,积极抢占水利、节能环保等市场“新赛道”,力拓城市更新、老旧改造、高端厂房等重要领域,市场开发培优拓新,市场份额和占有率持续提升,新签合同额稳健增长。
  项目履约:精益管控,锻造工程实力
  诚信履约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企业依靠诚信生存发展,又以工程项目打造诚信。“恪守承诺,打造精品”,不仅仅是重庆建筑建设者的铮铮誓言,更是建设者们用汗水浇铸的一座座丰碑。
  重庆建筑坚持将履约“四张表”贯彻落实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以项目经济策划为抓手,从前期策划、过程控制、分包管理、成本控制四个方面深入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过程监督。同时,根据项目特点、合同条件和项目实施难易程度,及时细化分解各项目年度、季度、月度施工进度、产值、营收等指标,通过“责任到人、目标上墙、挂图作战”,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过去一年,重庆建筑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大力创效创誉,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多个重要节点工程,展现了卓越的履约能力和使命担当。
  江龙高速项目复兴长江大桥、磨刀溪特大桥成功合龙,谱写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诗篇;G59高速项目尖角山隧道、金岩隧道顺利贯通,打通了湖南省国高网的“任督二脉”;綦江区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从“脏乱挤”到“净敞美”的华丽蜕变;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新校区项目三期工程、綦江东站高铁综合体品质提升项目、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彰显了“西部铁军”的使命担当,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贵州航空产业城“112”项目、万盛天星水库项目紧盯节点、奋勇攻坚,高效圆满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展现出良好履约形象,得到了政府、业主、上级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把握行业风向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企业具备了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行业的持续发展。从智能化升级到数字化转型,重庆建筑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在工程建设的画卷上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一年,重庆建筑积极促进建筑业新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广泛应用,推进各项目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进行理解、总结。《用于隧道钻孔内的除尘装置》专利获得中施协“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二等奖。在工程创奖方面,荣获重庆市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奖2个、全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评价1个、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质量成果奖1个、省部级以上QC成果4项、市级QC成果1项。在科技创新创奖方面,受理专利13项、省部级工法4项、发表论文4篇、自立项课题5项,同步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重庆建筑严格按照中国中冶项目质量管理手册要求,强化工程质量巡查力度,重点检查各项目的质量管理行为及标准化实施情况。全年开展季度联合全覆盖检查3次,整改问题385个,有效提升了施工技术质量水平,确保了工程品质的持续优化。同时,积极推进项目管控主平台信息系统、“智慧工地”和“轻筑”平台的应用。蔡家项目、万盛天星水库项目、贵州112项目智慧工地方案已完成审批立项,对外经贸学院项目荣获“重庆市二星级智慧工地”称号。
  此外,重庆建筑在建项目视频监控和实名制监控子模块接入率达到100%,实现了“数字赋能中心”与“数字大脑”的数据连通与共享,进一步推动了建筑施工管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全面推进标化工地建设,各项目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标化工地目标。江龙高速项目、G59高速项目、綦江项目、万盛项目、对外经贸学院项目均制定了标准化建设方案,其中万盛项目、綦江B25-3厂房项目、对外经贸学院项目已通过重庆市安全文明标化工地第三阶段验收,展现了重庆建筑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效。
  精细管理:提质增效,激活内生动力
  过去一年,重庆建筑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全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推动管理提质增效,为重庆建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全面风险管理方面,重庆建筑建立起以企管部、法约部、财务部为基础的风险防控机制,定期梳理战略、人资、财务、市场、履约等十大类风险事项,形成了事前防范的“瞭望塔”、事中控制的“压舱石”和事后监督的“救生艇”,确保重庆建筑管理始终处于风险可控范围。
  合规管理是重庆建筑行稳致远的“护航舰”。重庆建筑严格落实依法治企要求,以建设工程领域法律法规和现实案例为基础,开展法律合规专题培训,强化“以案促管”实效;严格审查函件的合规合法性,确保对外文件风险可控;严把合同“审查关”,切实做到合同风险事前防控。
  “两金”风险防控方面,重庆建筑聚焦年度压降目标,多措并举推进清欠工作,2024年完成盘州人民医院项目、物流园PPP项目、大渡河项目结算办理,其中盘州人民医院精装修项目和水土思源项目的成功结算与清收,解决了重庆建筑长期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轻装上阵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重庆建筑领导开展的带班检查、安全专项检查,为项目一线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网。从临时用电到高处作业,从桥梁隧道到特种设备,每一个细节都被严密排查。“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文化氛围。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筑牢发展根基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重庆建筑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注重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以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实现重庆建筑改革转型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支撑。
  重庆建筑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全过程,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培训班、在线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此外,“第一议题”学习、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党支部集中学习、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研判等工作样样不落,以“五步闭环”工作机制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重庆建筑落实落地。
  过去一年,重庆建筑积极探索“党建+业务”融合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党旗飘扬,党徽闪光”行动,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活动,设置重点培育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引导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
  在贵州航空产业城112项目“3.30”攻坚战的阵地上,在江龙高速项目磨刀溪特大桥合龙的壮阔场景中,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项目争分夺秒的施工现场,党员们始终冲锋在前,以行动诠释责任,用担当书写忠诚,成为攻坚克难的中坚力量。重庆建筑聚焦于深度、着力于创新、用功于实在,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把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重庆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行动。
  赓续荣光启新程,奋楫笃行向未来。回望2024,我们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展望2025,我们将以奋发有为的干劲、只争朝夕的拼劲、笃行不怠的韧劲,在区域化发展中开新局,在精细化管控中谋突破,在科技创新中攀高峰,奋力书写新时代重庆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